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• 日期:113-06-19

桃園市原住民族人口數截至113年10月底統計有86,132人,居全國第二位,僅次花蓮縣。為台灣西部原住民族移民人口最多的城市,大多為從事營造業、農林漁牧業、服務業等高勞力密集勞工。其中設籍於復興區的人口僅9,546人,超過76,586人散居分布於12個都會行政區,光是中壢區的原住民族人口(10,835)就已經高過復興區,早已打破大多數人以為原住民族只住山區的刻板印象,來自16族的都市原住民族已經成為桃園市原住民族的多數,面對與復興區原住民族截然不同的考驗與挑戰。

 

        原住民族行政局因此將同時兼顧復興區與都會區16族的教育文化、衛生福利、工作權保障、住宅發展、原住民族地區建設、水權維護、經濟產業發展、原住民保留地管理利用等面向,尤其著重復興區與都會區文化與語言的傳承,以全民參與之理念整合中央、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的能量,共同達成憲政法制保障原住民族權利的目標,並落實多元文化的精神。

 

        本市現階段重要政策執行重點如下:


一、發揚原住民族文化特色

(一)以現有原住民族文化會館為基礎,發展極具原民特色的文化活動,更希望吸引不同族群的參與及認識,以實質行動達到族群共榮、包容尊重目標。

(二)支持並協助原住民族舉辦文化語言傳承等相關事務及活動。

(三)維護原鄉面貌,改善偏遠地區基本生活設施,讓原鄉能成為原民青年榮耀。



二、深根原住民族教育

(一)培育母語教學師資,規劃原住民族部落的沉浸式母語教學實驗學校,讓小朋友從生活中自然學習母語,讓文化認同從小紮根。

(二)推動中小學科普教育,鼓勵教師提升授課職能,以「同步及非同步遠距視訊教學」方式,補充偏鄉專業師資的不足。

(三)邀請企業認養偏鄉學校,減少城鄉數位落差,利用現代科技提升偏鄉學生學習興趣,進而培育原鄉新一代發展人才。

(四)善用原住民族的專長,培育運動及音樂專項人才,打造原住民族特色的運動訓練中心。



三、發展偏鄉照護體系

(一)運用科技與遠距通訊技術,強化偏鄉醫療能量及品質,並結合在地社福及宗教團體的力量,擴大對偏鄉弱勢,年長者的關懷照護。

(二)強化長者照護體系,增設偏鄉日間照護中心,讓年輕者能安心工作。



四、打造原住民族特有產業

(一)利用政府及民間資源輔導原鄉青年提升技能,打造創業或就業機會。

(二)結合青年文創及原住民族特色,凝聚原鄉青年認同,培植原民各式多元產業發展及品牌精緻化,形成產業聚落。

(三)通盤檢視偏鄉特色資源,整合並開發極具原鄉特色的旅遊資源,配合行銷宣傳打開國際能見度。